名称 | Botulinum type F antitoxin, equine/马F型肉毒杆菌抗毒素标准物质/肉毒杆菌F型标准品 |
货号 | 01/506 NIBSC01/506 NIBSC标准品 |
类别 | 肉毒杆菌疫苗 |
关键字 | 梭菌;肉毒杆菌;肉毒中毒;肉毒中毒;肉毒杆菌;巨杉;马;抗毒;抗血清;肉毒中毒;中和;ELISA;F型;生物测定;神经毒素;诊断;BoNT; |
级别 | 非世界卫生组织参考资料 |
证书类型 | 每位客户最大电流为20安培。 |
最小订购量 | 1 |
NIBSC01/506单位 该材料是第一个F型肉毒毒素(BUSF)国际标准的候选替代品。在合作研究中尚未进行完全校准。NIBSC的初步测试表明,相对于第1个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标准(BUSF),通过局部弛缓性麻痹测定,125 IU/安瓿。
肉毒杆菌F型标准品分析步骤 打开DIN安瓿的方向有一个“易打开”的彩色应力点,即窄安瓿杆与宽安瓿体的连接处。市面上有各种类型的安瓿破胶器。要打开安瓿,轻轻敲击安瓿,收集底部(标签)端的物质,并按照安瓿破碎器随附的制造商说明进行操作。
马F型肉毒杆菌抗毒素标准物质生物材料原产国:美国。该制剂含有1.0ml马血浆的冻干残渣。1998年,美国马里兰州弗雷德里克市德特里克堡的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捐赠了散装材料。马匹接种了类毒素(来自兰格兰菌株的纯神经毒素),然后接种了毒素(来自朗格兰菌株的纯粹神经毒素和复合物),并在95周后收集了血浆。(Langeland是一种蛋白水解型F菌株。)。
材料的使用在复溶之前,不应尝试称量冻干材料的任何部分。肉毒杆菌抗毒素的建立是为了确定用于控制治疗性抗毒素制剂的每种抗毒素的国际单位。Bowner[1]描述了A、B、C、D和E型肉毒梭菌抗毒素第1版国际标准的制备和测定。1964年,Statens血清研究所(丹麦哥本哈根)提出了一种候选的F型抗毒素,1966年该材料被接受为第一个F型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标准,BUSF[2]。这种材料作为BUSF的替代品,用于校准F型肉毒杆菌抗毒素的生物测定。该材料也可能适用于确认F型血清型的身份。
储存未开封的安瓿应储存在-20℃。请注意:由于冻干材料的固有稳定性,NIBSC可能会在环境温度下运输这些材料。
稳定性参考材料存放在NIBSC的有保证的温度控制储存设施内。参考材料应按照标签上的指示在收到后进行储存。在指定的储存温度下长期储存期间,冻干血清标准品的活性损失预计可以忽略不计[3]。一旦复溶,用户应根据自己的制备、储存和使用方法确定材料的稳定性。鼓励有数据支持此材料特性变化的用户联系NIBSC。